close

旅居芬蘭六年的陳之華
將芬蘭的所見所聞集結成兩本書
第一本"沒有資優班"
跟這一本"每個孩子都第一名"
雷同的書名標題顯示出
芬蘭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觀念
沒有比較
在她們心裡
每個孩子都有其優勢的地方
只是老師要幫學生找到
芬蘭文化不會歧視落後的學生
對弱勢族群會給予較多的支持
對比臺灣教育現場
分數的評比
考試的壓力
比較的氛圍
某個程度真的很羨慕芬蘭人的教育觀
他們不強調競爭
而是鼓勵每個人發揮自己所長
正因為每個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所以才達到意想不到的目標

在教育方面
芬蘭人不會排名
覺得說出學生的分數是一種不尊重人的表現
自己是跟自己比
學生考試考不好就再考一次
重點在於小朋友真的學會了沒
希望孩子是真的瞭解
而不是在分數上斤斤計較
另外在課程方面也讓我很有感觸
臺灣教育很制式化
以國數為主
總是紙筆測驗跟填鴨教育
而芬蘭的課程有趣多了
例如學習語言時會讓學生接力寫小說
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
然後上體育課時
老師是帶著學生走到學校附近的森林區
兩人一組靠著羅盤辨識地圖找出老師標示的點
作者女兒花了一個多鐘頭才完成
心裡很害怕抓錯方向
但這種"定向越野"課程是在推廣辨識地圖跟尋找方向的能力
對森林地形很多的芬蘭來說是有必要的
除此之外
溜冰.滑雪.冰上曲棍球都是因應雪地發展出來的體育遊戲
幾乎是全民運動
游泳則是利用遊戲
如水中尋寶
或是在兩公尺深的海裡跳水
讓孩子自然而然學會
不像臺灣常常是一個動作一個動作拆解教學
一旦要合在一起就讓人手忙腳亂

芬蘭課程還有一項很特別的
就是舞蹈
每年的四年級學生都會被赫爾辛基市長邀請去參加舞會
當天要跳七種舞蹈
因此老師會利用體育課讓學生學習至少一個月
出席的孩子著正式服裝參加宴會跳舞
哇~
想起來很令我羨慕
我一直覺得能自由擺動肢體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但手眼不協調的我
從小就對舞蹈敬而遠之
也因此讓自己的肢體動作沒什麼進化
但看到芬蘭的孩子在那麼小
就學會華爾滋.芬蘭舞
那是一種傳統
聽到音樂大家自然而然都會翩翩起舞的地方
感覺會有多麼和諧跟快樂呢

音樂課會讓孩子認識附近國家的音樂曲風
也試著去看"音樂"
例如韋瓦第的四季
說明之後會讓學生聆聽
大家再說出對春夏秋冬有何不同的感受
在藝術課呢
會讓孩子欣賞傳統建築
接著動手做
用薑餅屋製作模型
也會讓學生改造房屋空間設計模型
讓學生規劃動線
學生還能在工藝課自己做外套
選布料
手繪草稿
量尺寸
勾毛線跟踩縫衣機都是基本功夫
當孩子最後穿上自己設計製作的服飾
那種滿足跟得意
是帶有榮譽在裡頭的
藝術課還能設計T-shirt跟製作CD
孩子學習如何畫字體跟調染料
還有配色的美感
錄製CD是要自己錄音編曲
ㄏㄡ
怎麼覺得芬蘭小學課程比我大學上得還要有趣

芬蘭八年級生還要去實習
約在我們國中階段就能去接觸自己有興趣的工作
瞭解更多
免得總是紙上談兵只懂皮毛
芬蘭人當然也學才藝
但對她們來說不是要炫耀的
而是去尋找興趣
因為在漫漫冬天冰天雪地的情況下
如果沒有找到自己的興趣
將會度日如年

總之
看完了這本書
我深深覺得芬蘭課程有很多我們學習的地方
臺灣太看重學科
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八股思想下
音樂.舞蹈變成中產階級以上家庭能讓孩子學的才藝
設計.空間.工藝等與臺灣孩子更是絕緣
我自己都好想學
在教改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的臺灣
希望我們能從文化開始改變
重興趣重生活重美感
讓孩子練習動手做
實用又能將理論落實在生活中
不知道台灣什麼時候才有那一天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小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